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
登录春推会

交易会公告

Activity information

第29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2021·秋季)圆满闭幕!

来源: CBBPA 发布时间:2021-10-22
字体: | |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不忘初心开拓奋进。第29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2021·秋季)于10月2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届交易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集行业优势资源,致力于搭建市场服务平台、理论研讨平台、人才培训平台等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持续发挥交易会风向标和晴雨表作用,以“建党百年,冰雪冬奥”为主线,以“剧初心 映未来”为主题,秉承“导向把控、成果展示、交流交易、产业发展”的原则,通过“线下+线上”的办会模式,引领精品创作,助推产业发展。
 
 
本届交易会由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指导,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主办,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承办。大会注册展商320余家,注册买家近100家,推介电视剧近450部,网络剧约80部,其他文艺作品约50部(电影、网络电影、动画片、纪录片、栏目、综艺),另有网络文学作品上百部。获准发行电视剧持续“减量”,背后体现出国产剧集市场已经步入“提质减量”“去伪存精”“优胜劣汰”的新一轮迭代升级阶段。 
 

19日大会隆重开幕 新征程抒写新期待

 
10月19日上午交易会正式举行开幕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北京市怀柔区文促中心、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北京广播电视台、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等单位领导出席开幕式,各方代表谋共识,促发展。
 
图片
 
开幕式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对本届交易会表达了祝贺。他表示: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还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备之年,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第29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的举办,是对行业成绩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也是对行业未来的展望和期许。当前,电视剧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进一步提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杨铮副司长希望影视行业从业者都能把提高质量作为生命线,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对此,他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二是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三是牢记责任使命,共铸崇德尚艺、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
 
随后,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苏为本届交易会致开幕辞。张苏副局长回顾了建党百年征程,展望了未来发展之路,他表示,生逢伟大时代,文艺创作不能缺席;见证百年辉煌,影视作品必须在场。今年以来,北京市广电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的指示要求,深耕精品创作“北京模式”,相继推出《觉醒年代》、《我们的新时代》等一批反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视听精品,以热血献礼,向信仰致敬,为重大题材创作增添了北京华彩。张苏副局长对北京广电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聚焦主题主线,以匠心之作献礼伟大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作品为立身之本,扎实推进“十四五”时期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生产和精品体系建设,切实以精品奉献人民,献礼北京冬奥会和党的二十大。好作品要凝聚“三股气”:多一些烟火气,多一些英雄气,多一些厚重气。二是要把好方向导向,以清朗之风引领社会风尚。站在“塑造什么样的未来人”的高度,抓好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切实廓清电视剧领域风气,引领向上向善社会风尚。要带头立起“三个标杆”:立起首善标杆,立起审美标杆,立起德艺标杆。三是要优化政务服务,以笃行之力推动行业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服务理念,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电视剧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做到“三不”:交易会初衷不变,组合拳力度不减,制播端联动不断。
 
本届交易会开幕式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作出贡献的机构提供表彰舞台,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北京怀柔区文促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杨宋镇党委书记于德利向新疆和田地区和兵团十四师以及河北省捐赠电视剧播出权的14家制作机构颁发证书。另外,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现已圆满完成2021年度第一批基金项目的扶持工作。交易会开幕式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烁,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分别为获得2021年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扶持的电视剧项目颁发了荣誉证书。
 
其中,电视剧《三棵树》《海外救援》《我心有歌》《又见南锣》《胡同》获得2021年度第一批剧本扶持项目;《冬日暖阳》《我们的新时代》《绿色誓言》《理想之城》获得2021年度第一批摄制宣推扶持项目;《觉醒年代》《三叉戟》《什刹海》《战火熔炉》《月是故乡明》《幸福里的故事》获得2021年度第一批播出奖励项目。
 

 
在本届交易会开幕式新剧推介环节,重磅推出了十部精品佳作。有聚焦冬奥,诠释冬奥精神的《冬奥一家人》;有反映老北京历史变迁,讲述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人生起伏与励志成长的《情满九道弯》、《梦中的那片海》、《胡同》;有悬疑涉案大剧《重生之门》;关注当代人心理困惑及救赎突围之路的《女心理师》;也有反映现代“谍战”、致敬医者仁心的《对手》与《关于唐医生的一切》;还有着眼战争年代中的隐秘战线的《玻璃杯》以及以平民视角映照奋斗人生的《心想事成》。多位主创逐一亮相,与现场来宾分享了戏里戏外的故事与创作感受。
 

两大主题展交相辉映 多部剧作会上展出
 

 
本届交易会现场设置大型影视节目展示区,并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市重点电视剧”“冬奥主题广播电视网络视听重点项目”展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杨烁、副局长张苏等领导巡视了主题展,就此次交易会展出的剧目及文创产品做详细了解。
 
 

 
《觉醒年代》各色周边亮相秋交会现场,受到围观,众影视力作海报被合影打卡,庆祝建党百年作品汇成光影长廊,即将到来的冬奥会成为创作热点……众多“新主流”佳作展示区成为参会人员的必看内容。同时,三层南区设网络文学作品展示专区,展出百余部网络文学作品,优酷首度推出的潮玩IP周边也为影视作品带来接地气的生命力。
 

 

多场论坛共话影视产业生态 展望新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本届交易会通过六场论坛,从产业、创作、文娱治理、网剧分账、IP改编、法商等角度,聚焦当下影视行业问题,电视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题材剧集创作、网络分账剧的商业模式、IP影视化改编以及文娱综合治理等话题成为本届大会的“热门”,诸多前瞻报告及业界探讨助力行业生态向上向善发展。
 

发展论坛

发展论坛探索国剧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实践
 


10月19日下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指导,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承办的“新时代中国电视剧产业创新发展之路”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烁,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苏等出席论坛。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先后以《古装剧的进退与历史剧的未来》、《中国电视剧高质量发展新特点新趋势》为题发表主题演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司若现场发布了《2021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态势报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电视剧《大决战》、《花开山乡》总导演高希希,阿里影业副总裁、自制剧敦淇工作室总经理敦淇,腾讯影业副总经理、总编审申少峰,耀客传媒副总裁、总编审孙昊在主题沙龙环节展开讨论,为构建良性产业生态建言。
 
作为本届交易会论坛环节的重头戏,发展论坛聚焦当下电视剧发展的创新实践,从适应新常态、强化新主流、创作新类型、呼唤新产能、构建新平台以及倡导新评论等多维度探讨新时代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以《古装剧的进退与历史剧的未来》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提出,近年来中国电视剧的现实题材创作已经成为了主流和主导,革命历史题材在建党百年这样的历史节点上,更是爆发出了一种新的创作活力,但是作为中国电视剧三大主流题材之一的历史剧创作却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随后,他从古装剧和历史剧的“门户之分”、“流变之因”、“评判之争”、“得失之辩”四个维度发表了较高学术含量的主题演讲,针对舆论界的两种声音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表示:“高质量的古装剧开创了一种新的想象性历史叙事方式,这种类型丰富了中国电视剧的内容和样式,也适应了年轻人的观赏兴趣。但是有一些古装剧从内容到形式都缺少正向的创新力,只求一种古今混搭的反差效果,即使站在文化包容的立场,这种创作也不应该提倡”;他指出,保持电视剧创作生产上题材的基本平衡稳定,对创作者、管理者都很重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以《中国电视剧高质量发展新特点新趋势》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强调,一定要着力增加大型内容产品的供给,打造经典的影视剧目品种。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史海钩沉,以史为鉴。另一方面要关照现实,情系人民,心系国运。“现实中的新创造、新伟业生动的展示着我们今天正处于新的大时代,如超级工程,大国重器,航天航空,新基建,新规划,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万物互联,互联互通;比如新能源、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比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文明;比如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比如“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都是关乎整个国家命运的大时代的大题材……这些独具特色的大题材,应当尽快转化成独一无二的大手笔,用人民的故事,用艺术的形式,创作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文化产品,留下标识当代中国人民精神的文化丰碑。” 
 
他表示,优秀主题主线电视剧的创作生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它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决策者必须有政治远见,政治胸怀,人民情怀,提前谋划选题,精心打磨创作;它需要温暖的发展政策,高水平的文艺评论,无论哪一方面都必须日复一日的不断提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情怀。政府部门要把不作为、乱作为或者作为少、效果不好当做失职渎职,生产主体要把粗制滥造、格调不高的作品当成职业的羞耻,评论工作者要把“红包评论”、缺乏斗争精神视为人生之羞愧。“共同营造一个春风化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的大气候,大气派,大格局,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这一当代最鲜明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新辉煌”。
 
另外,《2021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态势报告》针对主旋律剧做了专项研究,研究显示,2021年,在腾讯、优酷、爱奇艺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top10中,半数以上都是主旋律剧,观众通过互联网收看主旋律剧成为常态。通过互联网助推,主旋律剧出现一些爆款,比如《觉醒年代》《大决战》《扫黑风暴》《山海情》等,大家不光进行收看,热议指数非常高。
 


 

主题沙龙环节,五位创作者分享了创作主旋律作品和现实题材作品的经历和感悟,围绕电视行业的融合、行业新规的启示、电视剧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三个重大”题材的创新思考等议题展开讨论,为业界提供前沿思考。
 

尤小刚指出,去年和今年,市场上围绕脱贫攻坚、建党百年出了很多好片子,特别是《觉醒年代》,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但是,电视台的购买能力有限,很明显力不从心。三大平台变成主要的制作方和购买方,但是在经济上没有正向运营,会员制是主要收益来源,也是瓶颈。所以,电视剧网剧到了需要迭代升级的时候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已经实施布局,为主流媒体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片子的发放和互动分账问题。”

 

今年,由高希希执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大决战》和当代农村题材剧《花开山乡》先后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前者史诗般地呈现了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大决战,后者成功塑造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探索乡村振兴的农村基层工作者形象。“没想到《大决战》在年轻观众中有这么好的反响。”高希希坦言。基于这一次的创作经验,他再一次验证了“细节是历史剧的表情”这一创作规律。“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以人民为中心,扎扎实实扎根实践中去,努力完成每一个细节。”

 

正在播出的由国家广电总局出题、组织推进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功勋》,第七单元《屠呦呦的礼物》由郑晓龙执导,王小平编剧,敦淇担任制片人。敦淇说:“虽然是6集的故事,但是30集电视剧的工程。走近这些功勋人物,才知道那个时代他们就是一些普通的科技工作者。阿里文娱一直讲的精神内核是“小真大正”——小人物、真英雄、正能量、大情怀,不管是自制剧也好,版权剧也好,包括《觉醒年代》《巡回检察组》《战火熔炉》《你好检察官》,还有刚刚杀青的《血战松毛岭》,做人民喜欢看的,温暖而明亮,真实而有力的作品。”

 

今年,腾讯影业推动主旋律、现实主义作品常态化,推出了《1921》《人世间》《心居》“时代旋律”三部曲,聚焦我军隐秘战线中的特殊部队——中央红军军委二局的电视剧《玻璃杯》也在本届交易会亮相。申少峰表示,题材规划和引导扶持是电视剧发展的一种新常态,首先要“向内”做好内容,创作主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我们坚持向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方法付出努力,产品化能力是我们要修炼的内功。其次要有效利用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做好影视作品的放大器,推动内容走向内容产业,形成完整产业耦合关系。

 

近日,由耀客传媒出品的两部现实主义剧集相继定档、开机,均由周梅森担任编剧,分别是沈严、刘海波执导,靳东、闫妮、陈晓等主演的电视剧《突围》;张黎监制,韩晓军导演,秦昊、万茜、田雨、张萌、谭凯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大博弈》。孙昊说:“现在都在谈演员的限价,行业环节的限价,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力图建立起更完整的工业化体系,特别是通过精细化生产,合理控制各个环节生产成本,实现性价比比较合理的产品机制体系,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创作论坛

脚踏实地书写当代史
现实题材剧集创作的进阶之道
 

10月20日上午,由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新媒体编剧帮联合举办的“现实题材剧集创作的进阶之道”创作论坛顺利举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苏出席论坛。论坛由《影视独舌》创始人李星文主持,论坛嘉宾包括《功勋之袁隆平的梦》的编剧宋方金,五元文化联合创始人、出品人、制片人马李灵珊,麦特文化CEO、《我在他乡挺好的》制片人岳洋,传递娱乐副总裁、《理想之城》的制片人张婷婷,刑侦剧《双探》的导演费聿竹以及电视剧《启航:当风起时》的导演刘畅。嘉宾们从现实题材剧集的创作经验到发展趋势,从自身体会出发,各抒己见,碰撞出了不少思维的火花。
 
宋方金谈到他在创作电视剧《功勋》里面袁隆平章节的时候,采风格外重要。关于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浩如烟海,在进行案头工作中,宋方金发现凡是纸质出版物材料的可信度,要远高于网络上的这些散乱的材料。不能被五花八门的网络资料牵着走,这是宋方金在创作《袁隆平的梦》这一过程中收获的非常重要的心得。
 
五元文化联合创始人马李灵珊在开发《扫黑风暴》这部剧集的时候,导演和编剧调阅了大量的案卷,包括在政法委的指导之下去湖南的公安等处实地走访,所有观众看到的精彩部分,都有着前期采风的支持。她表示,“在今天,如果我们要认为把悬疑和刑侦题材做好,那要跟现实两个字密不可分。所有的悬疑罪案都是跟当下社会的历史发展、机理有非常深切的关系。换句话说我们拍的其实是案件吗?我们拍的是案件背后的人和社会。这样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做这类内容的时候更要了解当下的社会的状态,更要去发扬我们这个社会真善美的一面,更加要传达出来我们真正想跟观众对话的内容”。
 
岳洋在谈到《我在他乡挺好的》这部剧的创作历程时,特别是在第一稿剧本的试读过程中,就收到了不少正面反馈。“我们当时觉得,原本我们认为我们这些漂在北京二十年人的想法和经历发现触动不了现在的年轻人,后来发现打工人这样的经历其实每个人都经历过”,根据这些年轻人的建议跟他们想要关注的问题,剧本有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在后续播出的时候,剧集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岳洋看了很多网友的留言,有一句让她非常感慨,也让他们的编剧很感慨,那就是“这个编剧上过班”。唯有这样的创作态度,才不会写出悬浮的作品。
 
张婷婷谈到《理想之城》时,她表示,作品的每一个演员,每一个道具,甚至剧本很多的台词,她和团队一起都花了很长的时间打磨。在她看来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上,有时候需要去牺牲一定的戏剧性,既要遵循戏剧规律,同时也不能忽略观众每天是生活在现实当中。
 
费聿竹导演也以自己的作品《双探》为例,提出在创作中要把握住生活原本的质感。《双探》选择了北方一个边境城市,导演考察了很长时间,了解当地风俗,当地地貌,尽可能的去还原一个生活本来的面貌。“本土化更重要的是把握生活的真实度,而不是说在很多形式上做多少文章,而是还原度,这个度是一个平衡。如果我们完全真实呈现生活原本的质感,他可能少了一些戏剧冲突,这个戏剧在生活本身质感上到底能做到多高,到底能做到多少,这是我们一直在衡量的问题”。
 
刘畅谈到《启航:当风起时》时表示,这部剧中尽量还原了90年代,在他看来:道具、服装、制景这些细节,基本上是在及格分以上,不会有大问题。可纰漏不可避免。他专门举例说明,“我在现场拍的时候老觉得演员拿的塑料袋不对,也不知道哪不对。拍完了才明白,当年的塑料袋是不可降解”。面对这样现实题材的戏,导演就得直面压力,努力做到最好。如果有不足,争取下次再做得更好。
 

文娱领域治理论坛

营造积极向上 正气充盈的文艺生态

 
10月20日下午,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支持,北京智视数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崇德尚艺 风清气正——强化职业道德 优化行业生态”文娱领域综合治理论坛成功举办。这是国家相关部门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以来,影视业举办的首次针对文娱领域综合治理的行业论坛,与会嘉宾围绕文娱领域治理主题进行了探讨。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张苏出席文娱领域综合治理论坛并致辞;张苏副局长表示,前期,北京市广电局按照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工作部署,闻令而动,多措并举,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用精品挤压负面空间,积极构建清朗健康、向上向善的首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行业生态,做到了“四抓、四强化”:即一是抓责任,强化价值引领;二是抓审核,强化创作导向;三是抓精品,强化社会效益;四是抓监管,强化系统管理。张苏副局长强调,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是一项固本工程、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制作机构、播出平台、演艺人员以及所有从业人员共同扛起社会责任,一道付出艰辛努力。对此,他就下一步深入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共同把行业生态呵护好、建设好,把广播电视网络视听文艺发展好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讲政治、有态度,始终心怀“国之大者”; 二是要讲责任、有担当,始终心怀“德之大者”;三是要讲本分、有敬畏,始终心怀“艺之大者”。
 
本次论坛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主持,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杨越明,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戴莹,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张黎导演,康洪雷导演,编剧梁振华,著名演员王志飞,著名演员颜丹晨等在主题沙龙环节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展开讨论。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指出,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广大文艺工作者身在其中,无不感受到此次治理的声势力度和社会关注度,这说明文娱领域的重要性、从业人员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广大观众、社会各界对文娱领域所给予的期望之重。他强调,要时刻牢记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是文艺工作者的本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尊重文艺创作规律,远离浮躁,专注纯粹,把更多的精力与心神投入到创作之中则是文艺工作者的情怀所在。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看来,文娱领域综合治理过程当中,媒体要承担重要责任,坚持正确导向就意味着不能为文娱领域的不合理现象开绿灯、搭平台、给渠道,应该以旗帜鲜明的声音制止、反对文娱领域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媒体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和文艺界一道共同肩负起净化环境、净化心灵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多发声、发正声,让正能量传播得更远。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杨越明看来,解决文娱领域问题要从教育阶段抓起,从艺术工作者艺术道路起点上认识到艺术创作应该更好地弘扬正能量,更好地抒发真善美,从源头上抓起才能够有更好的促进。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戴莹表示,在整个内容布局层面上,爱奇艺推出的作品向现实主义题材靠拢,传递正能量,每年大概会投入20亿左右采购和制作主旋律内容。对于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戴莹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并深入落实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为受众带来更多温暖的内容、治愈的内容。
 
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看来,如果行业不好,不相信有任何一个企业会好,也不相信从业人员会好,行业内部要真正正视此次文娱领域综合治理。他表示,文娱领域综合治理的背后是不断推出好作品,如果好作品缺失就会流失观众,对于行业而言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如果大家的心思都在创作上,可能其它的是非也会比较少,大家都是用心去把事做好,把作品做好。
导演张黎表示,守正创新首先要有“尚艺”的追求,每次拿到一个新的作品,首先要找什么?找钥匙,都在找打开柜子的钥匙,一个作品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就是尚艺。
 


《人间正道是沧桑》导演张黎表示,守正创新首先要有“尚艺”的追求,每次拿到一个新的作品,首先要找什么?找钥匙,都在找打开柜子的钥匙,一个作品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就是尚艺。 

 
导演康洪雷结合自身的拍摄实践表示,导演和制片部门为演员营造一个接近作品的环境十分重要,让演员在作品所处的环境中体验生活,然后再走入摄影机,如此对作品的高品质保障是有极佳效果。
 
编剧梁振华认为,所谓的乱象有一个根本原因是去创作化,只要守住创作的底线,整个文艺领域城墙就会坚固。“我们作为编剧,如果经常葆有对创作的尊重和对自身局限性的反思,你站的土壤就是坚实的,你底下的文字就会有时代的深度。
 
著名演员王志飞,著名演员颜丹晨也从各自角度分享了对文娱综合治理的理解。演员王志飞表示,“做人不出格,做戏不落俗”,是自己多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站在影视行业转型的节点上,“中青年演员如何将老一辈演员的优良传统传递下去,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演员颜丹晨谈到,青年演员一定要内外兼修,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在这个行业立足。“只有行业风清气正,我们才能够踏踏实实地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那就是好好创作,这样才能回归我们的本真。”两位演员均表示将从自己做起,律己立德,崇德尚艺,用最好的作品书写伟大的时代。
 
本届交易会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围绕内容创作和产业发展,大会除了安排三场主论坛外,为满足广大参会人员的需求,平行开设了IP影视改编、网络剧、影视法商三场分论坛以及网络视听研讨会、专项推介会、初心榜表彰等活动。
 

IP改编论坛

创新·融合·回归
IP改编之道“冲击天花板”
 

 
10月19日上午,由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烹小鲜联盟联合举办的“创新·融合·回归——IP影视化改编之道”论坛在六号楼顺利举行,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编剧、作家宋方金,著名IP策划人、出版人魏童,剧集《生活家》艺术总监、联合出品人张巍,映美传媒创始人、CEO吴延,剧集《赘婿》导演邓科,百思传媒创始人、策划人岳云飞——来自影视产业各个端口的代表齐聚一堂,就议题各抒己见。
 
开场,宋方金以《改编的原创性与原创的改编性》为题提出,原创故事也需要改编的功力,反过来,IP改编亦需要原创度,原创与改编应当相互平衡。随后,魏童带来了主题演讲《让“好故事”生生不息》,一方面分享了对于类型文学、严肃文学和网络文学的不同改编观点。另一方面,表达了他判定好故事的标准,在其看来,类型题材决定了故事产品最初的方向,人物是故事的核心和灵魂,情节则是组成这个故事的血肉。
 

论坛上,张巍回顾了自己十余年的影视创作过程,她认为,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网络大潮已经势不可挡。我们应该顺势拥抱,以及寻找其中的可能性,前瞻未来变化。若想平衡原著与改编作品,第一,尊重原著精神,比尊重原著情节远为重要。第二,如果可以,一定要和原作者进行有效沟通,两个人对于作品的内核一致,观点相符,对方是不会干涉编剧创作的。

 

吴延站在网生内容发展的角度上提到,不论是电视、院线平台还是网络平台,观众的观影心态都是一样的,只要内容足够优质,就更容易得到观众的青睐。做影视行业,最重要的还是对主流价值观真善美的呈现。映美传媒有自己的专业策划团队,负责寻找优质IP及源头开发内容,相当于公司发展的地基。当地基足够扎实后,公司才可以更得心应手的在类型赛道上深入布局。

 

85后的邓科导演表示,一个IP如何改编,不能被其他人影响。其实创作表达是一个非常大的枷锁,因为表达可能是灵光一现的情绪和观点,假设是为了表达而表达,就会显得很刻意。不如先将浓烈的情绪降级为某种嗨点,贴地飞行。

 

岳云飞站在营销端的视角说到,创作者和营销人员应该这个尊重当下媒介渠道发展的规律和观众的需求。好的故事和观众就像量子纠缠一样,观众会和好故事有共振。

 

论坛的最后,在主持人宋方金的带动下,几位嘉宾表达了对IP改编的综合观点以及对行业年轻创作者的寄语。

 

网络剧论坛

网络分账剧新生态
 

图片

 
10月20日下午,由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创作规划指导委员会和行业新媒体编剧帮在六号楼举办的网络剧论坛以“网络分账剧新生态”为主题,邀请了众多深耕于分账剧领域的导演、制片人,对分账剧的行业现状进行分析,为分账剧的未来把脉。映美传媒COO高锐担任论坛主持,爱奇艺戏剧中心总经理李莉, 耐飞剧集中心总经理、制片人王莉,麦田映画CEO、制作人、导演麦田以及奇树有鱼副总裁田雪出席论坛。
 
作为平台方,李莉对这种热度有着直接的体会,因为今年爱奇艺前期评估的剧本量比往年要多很多,而且制作团队,特别是新进入分账这个品类的公司较往年也是更加活跃,“这些公司包含几种品类,一种品类就是专门做传统电视剧或者说是做更大投入的剧集的公司,他们也开始关注这个市场;第二个品类里面是网络电影的公司,也开始关注分账剧的市场。”
 
在李莉看来,今年分账剧整体的内容质量没有去年好,“今年我们收到的很多内容,题材雷同,这个特点非常明显,也就是说可能从去年看特别好的题材,以及特别好的创作方向,在今年突然就不灵了”。这是一个有一丝危险的信号,说明用户的欣赏水准在提升,而创作者们,还在用旧的眼光去看问题。
 
李莉给出了分账剧的三个关键点:剧情、演员和制作。对这三者的排序,剧情大于演员大于制作,这是无数成功和失败作品换来的经验教训。创作者必须要保证这三者中的最短板不是剧情,如果最短板是剧情,亏本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王莉同样看重剧情问题,对于第一次做分账剧的公司,她建议不要着急,有了点子之后仓促找编剧创作,要先做好市场调查,找好市场需求之后,公司就应该思考自己的长处了,无论是制作还是艺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优势。
 
麦田也认同创作是做好分账剧的核心,但是创作不能盲目追求创新,一切脱离剧作本身的创新,都是对于创作的背离,对于急功近利的情况,一定要自我反思。李莉预计年底爱奇艺会推出分账剧全新的分账策略。未来一年的分账剧市场将会更加的活跃,创作前沿的活力也会更加的足,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前期融资、选题策划等分账剧领域的常见问题,在明年平台分账剧新规推出之后,应该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这是一个利好。
 
对于竞争加剧的观点,田雪的判断是更多的片方、投资方将回归理性看待这个市场。分账剧早已经告别过去那个粗制滥造的阶段。制作是匹配内容,“什么样的故事,适合匹配什么样的制作,更适合什么样的演员”,这是未来一段时间分账剧要考虑的问题。田雪表示,未来公司将:一是在刑侦赛道上继续布局,二是现实题材布局上量会大于往年,三是情感类的。她觉得在未来重大的趋势是好故事一定大于大家对好题材的探讨。
 

影视法商论坛

以法为本,促进影视产业健康发展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广电总局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10月20日上午,中国影视法商论坛在六号楼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协办,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晖主持,影视行业出品人、制片人、发行人及影视仲裁员、法务委员100多人参加了论坛。
 
国家广电总局政策法规司王健副司长莅临指导,做题为《电视剧产业发展必须行走在法治轨道上》的主旨讲话并结合当前具体工作重点谈了四点体会:1.全力推进《广播电视法》立法;2.贯彻总书记指示,加快构建科学完备的行业法规制度体系,做到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3.积极推动广播电视法治政府建设,既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也要加强法律治理,还要加强电视剧管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4.解决行业突出乱象、规范市场秩序、廓清行业风气、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和著名影视评论家陈先义、演员徐光宇、制作人吴毅与法律专家杨曙光、姜宇嵘、董媛媛、法工委秘书长阳子就影视行业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正面“对话”。对未病先治、艺人艺德、“饭圈”现象、天价片薪、“黑白名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坦诚和建设性地交流;对影视行业高速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和途径。论坛期间,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与北京大学法学院就共同举办“影视法商研修班”签订合作协议并正式开始招生宣传,以期全面提升演职人员法商素质,重点解决影视行业痛点、难点问题。
 

“主旋律”到“新主流”网络视听主流价值传播研讨会
 

 
10月19日下午,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承办的从“主旋律”到“新主流”——网络视听主流价值传播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六号楼成功举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张苏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今年《觉醒年代》《巡回检察组》《山海情》等多部主旋律作品火爆“出圈”,这些作品关注当前观众所思所想,积极与青年和时代对话,在创作和表达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体现了优秀视听作品在主流价值引领上的强大活力。
 
中国传媒大学校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当下网络视听平台紧扣主流价值表达的时代脉搏,立足新阶段、展现新姿态、推动新传播——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要事,把握重大历史节点、回应现实命题,不断推出视听精品,唱响新时代语境和新媒介环境下的“新主流”。
 
报告发布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红教授以《回应时代之问,恪守主流之脊,创构平台之姿》为题,发布了《2021网络视听平台主流价值传播力研究报告》。《报告》以《觉醒年代》《山海情》《这就是街舞》等视听作品的“破圈”为切入点,结合网络视听平台提供的相关案例和数据,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大数据挖掘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新主流”视听作品何为“新”以及何以为“新”的核心命题,多维度呈现网络视听主流价值传播的新机制、新成效与新路径。
 
《报告》共包括“五新引领:网络视听平台主流价值传播新风尚”“五度均衡:网络视听平台主流价值传播新机制”“‘网’力迸发:网络视听平台主流价值传播新成效”“五点并进:网络视听平台主流价值引领新路径”四大板块。《报告》指出,网络视听平台逐渐构建起独特的新型修辞话语,形成主流价值让观众愿意看、主动看、看得懂、喜欢看的新局面;网络视听平台通过弹幕为新主流作品提供了价值体验新场景,营造了“虚实共振”的仪式感,让作品完成了从弹幕“出圈”到用户“入圈”的转变;网络视听平台的“出海”探索拓宽了主流价值传播新通途,搭建新主流视听作品的社会价值向海外辐射的桥梁,为向上、向善、向美、向真的中国精神提供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从四重聚合的角度探讨视听艺术新阶段的到来,他指出网络视听精品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时代作品,展现着时代精神与风貌;视听精品创作抓住主流价值就是抓住了时代之态,留住拥有鲜活朝气的年轻观众就是创造网络视听新景观的关键所在。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陆地教授引用荀子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强调视听作品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顺应大众的喜好。他认为《觉醒年代》等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关键在于这类优质剧集都有着“以人为根、以史为本”的特点,以真实性和故事性为基础,进一步追求了艺术性与创新性。
 
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李有兵主任从社会学视角探讨了公共交流机制变化与主流价值传播的关系。他强调网络视听平台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信息化平台,网络视听作品要经得起观众的评说,同时要能够从“众流”“巨流”的海量意见中引导汇聚“向上”“向善”的主流。
 
中国传媒大学张国涛教授以党史题材作品为例,分享了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的成就与特征,指出电视剧成为党史重大主题创作的主力军,主题作品创作已形成了政府引导与市场创作密切配合的生产传播体制,实现与时代同步、与政治共鸣、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的传播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学者董晨宇博士以网络视频弹幕为主题进行分享,强调“弹幕”时代隐喻着无限、高共创力,“弹幕”与中国青年文化都存在着“共同体+个体化”的特征,在个体角度上,“弹幕”提供了受众修改文本的机会,在共同体维度上,“弹幕”完成了受众从虚拟共在到虚实共振的视听体验。
 
最后,论坛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钟大年教授总结道,时代风尚与话语方式的改变推动了“新主流”作品的出现与变革,为主流价值的表达提供了新的方向;网络视听平台也应当承担起主体责任,坚持注重“自律”与“他律”,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视听作品。
 

十余场专项推介活动亮相秋交会
 

伴随着论坛活动,交易会的传统项目——推介会如约而至。10月19日全天,十余场专项推介活动陆续就新剧、相关产业链、网络文学作品等展开推介,主要有娱乐营销专家——意合准星;光影·宁波-东方1910影视产业服务中心推介会;全语种翻译&译制服务推介会;创作优质音乐IP为影视IP赋能;坤华科技——影视片源出海合作计划;线上制片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凤凰网文学、咪咕阅读、金影科技、番茄小说等多场IP推介会等。
 

19日上午,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专场推介会在六号楼举行,推介会现场,怀柔区文促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杨宋镇党委书记于德利与网剧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与《三棵树》《心想事成》剧组进行签约。怀柔区文促中心副主任王青俊全面介绍了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发展情况,并围绕中国影都发展优势、当前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作了专题推介。各重点企业分别进行了推介,电影《门前宝地》制片人高寒松会上发布了该片的最新片段。 
 
19日下午,百鸣以“短视频时代,电视剧内容营销与创新运营”现场举办推介活动,百度好看视频精品IP研发制片人王佳、腾讯看点电视剧负责人李晓萌、新片场副总裁丁云岩、映美传媒联合创始人、COO高锐、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玉东、小猪优版运营总监吴祺等六位嘉宾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从内容营销、创新运营等维度出发,探讨影视内容与短视频结合的新方法、新模式。
 

第四届初心榜荣誉盛典

表彰优秀作品、机构及青年力量

 

 
10月20日晚,第四届“初心榜”荣誉盛典在京隆重举行,中国影视行业数百位精英翘楚云集现场,见证本年度行业最优秀的作品、机构和青年创作者们的荣耀时刻。现场,电视剧《觉醒年代》获“年度突出贡献剧集”荣誉,其导演张永新荣获“年度行业杰出青年人物”荣誉;《理想照耀中国》青年主创团队荣获“2021年度青年创作团队”荣誉,年度五大青年导演、五大青年编剧、五大青年创作型制片人等荣誉一一揭晓。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烁,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张苏以及多位业界重量级嘉宾出席。
 
本届“初心榜”首度增加作品、机构单元环节,在作品机构单元获得“年度影响力电视剧”荣誉的有:《觉醒年代》、《山海情》、《理想照耀中国》、《跨过鸭绿江》、《在一起》、《大江大河2》、《我们的新时代》、《理想之城》、《叛逆者》、《扫黑风暴》。
 
获得“年度影响力网络剧”荣誉的有:《赘婿》、《御赐小仵作》、《棋魂》、《约定》、《风犬少年的天空》、《你是我的荣耀》。
 
获得“年度影响力网络电影”荣誉 的有:《浴血无名川》、《中国飞侠》、《兴安岭猎人传说》、《发财日记》、《一呼百应》、《扫黑英雄》。
 
获得“年度影响力影视机构”荣誉的是:有着“国剧门脸”美誉的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有着“电视剧第一股”之称的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掌握“青年人收视密码”的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传统电视剧破旧立新与全面升级”的芒果季风剧场则获得“年度创新力剧场”。
 

第四届初心榜名单
 

作品机构篇

 

一、特别单元
 
年度突出贡献剧集   
电视剧《觉醒年代》
 
二、机构单元
 
年度影响力影视机构
1.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
2.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
3. 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年度创新力剧场
芒果季风剧场   
 
三、作品单元
 
年度影响力电视剧
1.《觉醒年代》
2.《山海情》
3.《理想照耀中国》
4.《跨过鸭绿江》
5.《在一起》
6.《大江大河2》
7.《我们的新时代》
8.《理想之城》
9.《叛逆者》
10.《扫黑风暴》
 
年度影响力网络剧  
1.《赘婿》
2.《御赐小仵作》
3.《棋魂》
4.《约定》
5.《风犬少年的天空》
6.《你是我的荣耀》  
 
年度影响力网络电影   
1.《浴血无名川》
2.《中国飞侠》
3.《兴安岭猎人传说》             
4.《发财日记》                
5.《一呼百应》
6.《扫黑英雄》  
 

人物篇
 

一、特别荣誉
 
2021年度行业青年人物  
张永新
 
2021年度青年主创团队
《理想照耀中国》青年创作团队
 
二、剧集单元
 
2021年度五大青年导演
阚犇犇《理想照耀中国》之 《冰糖》《一家人》《下一个一百年》
李木戈《司藤》
刘   畅《棋魂》
周   游《叛逆者》
邹   曦《终极笔记》
 
2021年度五大青年编剧
姜大乔《暴风眼》《理想照耀中国》之《秀才遇到兵》《我是小方》《173米》
梅英菊《风起霓裳》
滕   洋《生活家》
田良良《约定之青年有为》《终极笔记》
 
2021年度五大创作型青年制片人   
韩   冰《御赐小仵作》
张婷婷《理想之城》
张炜麟《你是我的荣耀》
朱振华《棋魂》《了不起的女孩》
祝   凯《千古玦尘》
 
2021年度分账剧青年制片人
孟宪天《倾世锦麟谷雨来》
 
2021年度杰出创作型青年制片人
空缺
 
2021年度杰出青年编剧
空缺
 
2021年度杰出青年导演
空缺
 
2021年度杰出平台型制片人
戴  莹《在劫难逃》《沉默的真相》《棋魂》《了不起的女孩》《理想之城》《荣耀乒乓》
唐  藩《我在他乡挺好的》《婆婆的镯子》《猎狼者》《贺先生的恋恋不忘》
汪悍贤《御赐小仵作》
 
三、网络电影单元
 
2021年度杰出网络电影编剧
张五毛《中国飞侠》
 
2021年度杰出网络电影导演
翌   翔《浴血无名川》
 
2021年度杰出网络电影制片人  
程润国《兴安岭猎人传说》  
   
2021年度网络电影贡献荣誉
李东学《浴血无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