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品:广电成为“困难行业”,纾困关键何在?
广电遭遇行业性困境,透露的警讯不可轻视,如何从根本上有效纾困,值得深入思考。
最近,人社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将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等17个困难行业纳入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
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可统称为广电行业,曾经光环耀眼,现今跌入“困难行业”,马上成了热搜新闻。广电遭遇行业性困境,透露的警讯不可轻视。如何从根本上有效纾困,值得深入思考。
理性看待、高度重视广电跌入“困难行业”
尽管人社部等四部门文件透露的信息让人一惊,实际上广电行业近年不断亮起红灯。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各行各业都受冲击,但在不同的行业影响不一,广电行业一时遭遇重创,两年来,尚在努力恢复,不料2022年疫情反复来袭,既再次冲击了影视制作业,也再次冲击了广电主流媒体运营的产业链。这次困境主要表现在产业经营上,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结构性特点突出。广电行业的内容制作和媒体,二者都在承压,都经营困难,症候似乎一样,而病因各有不同。视听内容制作业的困难主要是生产遇阻、供应链不畅,广电媒体则是传统业务购买方开支收缩、新业务营收少导致营收持续减少和运行困难。
另两个结构性特点是,其一,大企业和央媒相对好过,而小企业和地方广电媒体困难较大。广电行业本质上是行政和社会资源型行业,前者比后者天然拥有更强更多的行政与社会资源。其二,地方广电媒体大多数营收持续锐减,少数广电媒体经营逆势增长,这一现象暴露了更深次的问题。
二是广电媒体患上“困难综合症”。总体看,广电媒体正在融合转型、体系重构的关键时期和吃力爬坡阶段,历史包袱在身,缺钱、缺人、缺信心本已严重,遭此一击,经营业务再意外缩减,财务状况空前窘迫,困难是多方面的。广电媒体是重装备、重投入和人才依赖性、创新驱动性、技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复合型人才、激励机制和自身经营造血能力尤为重要。
近年来,少数广电媒体以深化改革推动媒体融合,改革逐步到位,融合切实落地,内在活力充沛,重塑竞争优势,推动营收大幅增长;部分广电媒体改革滞后,人才流失,创新不足,营收减少,难以支撑正常运作,工资绩效发放成为挠头问题。此轮广电媒体困境,“旧伤”未愈再添“新痛”,多种困难并发,生存压力和发展压力皆大,综合症特征明显。可以预见,治标,实效甚微,治本,方能解难。
三是广电行业困境事关大局,需保持高度警觉。视听类精神文化产品是当下百姓文化餐桌上的主粮主餐,广电行业是视听精神文化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广电媒体的困境必然传导到新闻宣传,视听内容制作业的困难也会传导到视听文艺产品生产,因此广电行业的困境既有一般行业的外溢风险,也有思想文化行业潜藏的意识形态风险和舆论阵地风险。广电主流媒体的综合实力决定了意识形态和舆论宣传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没有主流媒体的发展壮大,就不可能有舆论阵地的持续巩固,也不可能有文艺创作的持续繁荣和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
四是纾困政策力度和精准度有待增强。人社部等四部门近日出台的纾困政策覆盖了广电行业,少数省份的广电局还相继推出专项扶持政策,体现了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对广电行业的重视和关心,这些是必要的、及时的、有用的,对于缓解一时之困很有意义。我们注意到,浙江、江苏、青海等省广电局推出的纾困政策主要在放管服方面,着力通过优化服务来帮助行业脱困,显示出这些广电行政部门的积极作为,这些值得点赞。
广电行业纾困关键在于做强主体
上述纾困举措很有意义,但远不能解决广电媒体存在的问题。广电行业,根本在主体,主体壮则行业兴,主体弱则行业衰。天晴漏点易忽视,雨天恰是补漏时。困境可以成为镜子,帮助我们发现哪些地方是短板、哪些地方要加强、哪些地方需改革。当此之时,有关部门应协同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出台广电行业纾困根本之策,将培育壮大广电行业的事业主体、市场主体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上,拿出可落地、更有效的实招,在根上“浇水施肥”“除草施药”,促进各类主体强身健体。
一是统筹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和媒体机构发展壮大,培强夯实新闻宣传事业之本。
媒体机构是新闻宣传产品的母机,母机不强,新闻宣传工作不可能做强做优。因此,有关主管部门既要做好具体宣传工作部署、提出工作要求,也要采取措施切实推动媒体机构的发展壮大,在夯实新闻宣传工作基础上下更多更大功夫。
国家广电总局明确提出,广电机关是政治机关,广电工作是政治工作。我们应从政治高度看待媒体机构的发展壮大,务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去解决广电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抓促进主流媒体机构发展壮大,就是抓宣传工作;抓宣传工作,千万不能忽视主流媒体机构建设发展。要以主流媒体强不强,检验新闻宣传工作抓得好不好。主流媒体大面积陷入困境,不符合文化强国建设要求。困难当前,有关部门应组织开展深入调研,摸清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相关部门协同行动,靶向施策,排序解决,千万不可对一些重要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管,以致成为顽症沉疴。要避免主流媒体长期“带病”运行,防止新闻宣传单位体衰力弱。
二是既夯实媒体事业单位基本财政保障,又激发事业单位活力来增强财政保障投入实效。
广电主流媒体实行事业体制,突出公益属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管媒体制度决定的。长期以来,主流媒体属于事业单位(基层极个别主流媒体纳入国企序列),事业单位分为财政全额拨款、财政差额补助、自收自支。由于各地党政支持主流媒体的政策不一,财政支持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列入预算,有的采取项目资助。但不管何种方式,主流媒体作为国家政权舆论宣传机器,给予新闻宣传基本经费保障是应该的、必要的。
实际上,十八大以来,国家和各省财政对广电行业的投入总体上在逐年增加,规模也不小,但这些投入对新闻宣传和基本内容建设的精准保障有待增强。财政投入应更加聚焦新闻宣传和内容建设,以专项的财政投入增强新闻事业单位的综合实力。财政投入应该做到养事不养人,以求更大投入效益。对新闻宣传的财政基本保障当下既十分必要,也必须分类施策。随着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业务专营权的消解,新闻宣传业务的媒体内部财力保障已难持续,基本财政保障不可缺失,以确保新闻采编业务和队伍“后顾无忧”,全力做强主责主业。
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媒体实现了财政经费基本保障,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活力不足。这就涉及到事业单位深化改革问题。媒体事业单位改革是个老生常谈问题,但有些地方就是不能到位。过去常用的身份管理的用人方式、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机关化的运行方式还在惯性运行,一些地方的改革举措只是强化了管束,而忽略了基于媒体工作特点进行松绑搞活,这些做法都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运作。
传媒业是个竞争性很强的行业,在充满竞争的领域,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最重要的资源,而这“三性”聚合为内部活力,取决于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有人说,对广电媒体机构最大的扶持,不是钱,而是帮助推动改革,改革才能出活力。换句话说,最管用的纾困政策不是解决社保缓交问题,而是有关部门协同推动主流媒体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内部活力。同样遭遇疫情,为什么有的广电媒体运营收入逆势大增、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关键是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推动下不断深化改革,实现了活力实力综合竞争力俱增。
三是扶持行业市场主体发展,增强发展预期的确定性。
市场主体是行业的骨架和载体,没有强大的市场主体,就没有强大的广电行业。主流媒体的经营业务均归集和依托市场主体。在近年来的媒体改革中,一些地方的广电媒体围绕事业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建立了事业企业双轨设置、一体运行的体制机制,有效突破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大力培育媒体市场主体,做强做优经营品牌,以市场机制运营媒体产业,这些广电媒体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和新闻宣传节目创新的能力都明显增强。
但也有许多地方的广电媒体未能建立合格的市场主体,改革驱动力不足,只能在事业体制机制下搞运营,媒体造血机能不健全,发展越来越困难,新闻宣传工作遭遇“能力之困”。
另一方面,在广电行业,民营主体规模巨大,他们是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在内容制作(新闻除外)、渠道平台和新兴业态等方面越来越成为主角之一。广电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是国家视听行业繁荣发展的温度计,他们在全球的竞争力也是我们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指标。
当前,受多种因素和疫情冲击的影响,民营市场主体规模小、布局散、实力弱、发展难的状况未有根本改观。支持和促进民营市场主体发展成为行业振兴的当务之急。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等为市场主体纾困的积极举措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健全行业法律法规体系,优化行业发展的法治环境,最大限度提高政策的预见性、确定性,合理引导预期、促进规范发展,确保管治的平稳适度,避免过松或过紧管控导致行业颠簸起伏,为壮大市场主体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破解广电行业当前的困难挑战,形势十分紧迫,治标是必要的,但治本才能焕发主体的精气神。只有锚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个目标,坚持党对广电行业的全面领导,把握行业风云冷暖,紧盯行业主体所难、所需、所盼,精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把行业主体发展壮大作为各种政策措施的发力点,把促进优秀作品生产、巩固扩大意识形态阵地作为各种政策措施的落脚点,才能增强纾困措施的实效长效,才能真正实现稳中求进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文| 杨明品
来源 | 国家广电智库